Page 47 -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P. 47
拙鄙陋,爱者爱其还可以打趣助兴。因为有这一点爱的成分,谐含有
几分警告规劝的意味,如柏格森所说的,凡是谐都是“谑而不虐”。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也说,“辞虽倾回,意归义正”。许多著名
的讽刺家,像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Swift)和勃特勒(Butler)一般,
都是有心人。
第二,就谐趣情感本身说,它是美感的而也不尽是美感的。它
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
和、独立自足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
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
表示惊奇和告诫。
第三,就谐笑者自己说,他所觉到的是快感而也不尽是快感。它
是快感,因为丑拙、鄙陋不仅打动一时乐趣,还是沉闷世界中一种解
放束缚的力量。现实世界好比一池死水,可笑的事情好比偶然皱起的
微波,谐笑就是对于这种微波的欣赏。不过可笑的事物究竟是丑拙、
鄙陋、乖讹,是人生中一种缺陷,多少不免引起惋惜的情绪,所以同
时伴有不快感。许多谐歌都以喜剧的外貌写悲剧的事情,例如徐州
民歌:
乡里老,背稻草,跑上街,买荤菜。荤菜买多少?放在
眼前找不到!
这是讥嘲呢?还是怜悯?读这种歌真不免令人“啼笑皆非”。我
们可以说,凡是谐都有“啼笑皆非”的意味。
中国诗学七讲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