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P. 50

我们选一两首另一种带有谐趣的诗来看看: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
                                                 ——《古诗十九首》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

               笔。……天命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潜《责子》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潜《挽歌辞》



               这些诗的诙谐就有沉痛的和滑稽的两方面。我们须同时见到这两
           方面,才能完全了解它的深刻。胡适在《白话文学史》里说:



                   陶潜与杜甫都是有诙谐风趣的人,诉穷说苦,都不肯抛

               弃这一点风趣。因为他们有这一点说笑话做打油诗的风趣,
               故虽在穷饿之中不至于发狂,也不至于堕落。



               这是一段极有见地的话,但是因为着重在“说笑话作打油诗”一

           点,他似乎把它沉痛的一方面轻轻放过去了。陶潜、杜甫都是伤心人
           而有豁达风度,表面上虽诙谐,骨子里却极沉痛、严肃。如果把《责



           30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