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P. 44
一、诗与谐
我们先说“谐”。“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
维在《宋元戏曲史》里以为中国戏剧导源于巫与优。“优”即以“谐”
为职业。在古代社会中,“优”(clown)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莎
士比亚的戏剧中,优常占要角。英国古代王侯常有优跟在后面,趁机
会开玩笑,使朝中君臣听着高兴。中国古代王侯常用优。《左传》《国
语》《史记》诸书都常提到优的名称。优往往同时是诗人。汉初许多
词人都以俳优起家,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是著例。
优的存在证明两件事:第一,“谐”的需要是很原始而普遍的;
其次,优与诗人、谐与诗,在原始时代是很接近的。
从心理学观点看,谐趣(the sense of humour)是一种原始的普遍
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谐趣的
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
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谐”最富于社会性。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
有的,“谐”则雅俗共赏,极粗鄙的人欢喜“谐”,极文雅的人也还是
欢喜“谐”,虽然他们所欢喜的“谐”不必尽同。在一个集会中,大
家正襟危坐时,每个人都有俨然不可侵犯的样子,彼此中间无形中有
一层隔阂。但是到了谐趣发动时,这一层隔阂便涣然冰释,大家在谑
浪笑傲中忘形尔我,揭开文明人的面具,回到原始时代的团结与统
一。托尔斯泰以为艺术的功用在传染情感,而所传染的情感应该能团
结人与人的关系。在他认为值得传染的情感之中,笑谑也占一个重要
24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