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21
P. 73
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乃能
去之。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故
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将由夫
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
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将由夫修饰之君子
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
则是无穷也。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
释之矣。(《三年问》,《礼记》卷十八页十一至十二;《荀
子 · 礼论》同)
以上所引,皆就主观的情感方面立论。盖丧礼之本意,只以求情
感之慰安耳。
《荀子》总论丧礼云: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
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
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
而慢其无知也。……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臣
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丧礼
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
事亡如存(据郝懿行校),终始一也。……具生器以适墓,
象徙道也。略而不尽,貌而不功。……故生器文而不功,明
器貌而不用。……故丧礼者,无它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
秦汉儒学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