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2021
P. 69
种种迷信为真理,而否认理智之判断。世之宗教,皆以合于人之情感
之想象为真,而否认理智之判断者也。
吾人对待死者,若纯依理智,则为情感所不许。若专凭情感,则
使人流于迷信,而妨碍进步。《荀子》及《礼记》中所说对待死者之
道,则折中于此二者之间,兼顾理智与情感。依其所与之理论与解
释,《荀子》及《礼记》中所说之丧礼、祭礼,是诗与艺术而非宗教。
其对待死者之态度,是诗的、艺术的,而非宗教的。
诗对于宇宙及其间各事物,皆可随时随地,依人之情感,加以推
测解释,可将合于人之情感之想象,任意加于真实之上。亦可依人情
感,说自欺欺人之话。此诗与散文、艺术与科学,根本不同之处也。
不过诗与艺术所代表非真实,而亦即自己承认其所代表为非真实。所
以虽离开理智,专凭情感,而却仍与理智不相冲突。诗与艺术是最不
科学的,而却与科学并行不悖。我们在诗与艺术中,可得情感的安
慰,而同时又不碍理智之发展。宗教亦是人之情感之表现,其所以与
诗及艺术异者,即在其真以合于人之情感之想象为真实,因即否认理
智之判断,此其所以为独断(dogma)也。
a
近人桑戴延纳 (George Santayana)主张宗教亦宜放弃其迷信与
独断而自比于诗。但依《荀子》《礼记》对于其所拥护之丧礼与祭礼
之解释与理论,则《荀子》《礼记》早已将古时之宗教,修正为诗。
古时所已有之丧祭礼,或为宗教的仪式,其中或包含不少之迷信与独
断。但《荀子》《礼记》以述为作,加以澄清,与之以新意义,使之
a 即桑塔亚那(1863-1952),美国哲学家、诗人、文学批评家。
秦汉儒学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