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21
P. 66
《乐记》云: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
物而动,故形于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
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
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
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
慎所以感之者。(《礼记》卷十一页五至六)
由此而言,则乐之功用,乃所以节人之情,使其发而合乎“道”,
即发而得中也。礼节人之欲,乐节人之情。盖礼乐之目的,皆在于使
人有节而得中。《乐记》云: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
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
动,性之欲也。……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
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
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此大乱之道也。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记》卷十一页七至八)
至于礼乐之功效,则《乐记》云: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
50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