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19
P. 37

话头与后来无关,这极近乎“兴”。元曲中有“楔子”,金圣叹说“以
               物出物”。)此种作法最古为《诗》,《诗经》而后即不复见,但未灭
               亡,在儿歌童谣中至今尚保存此种形式(在外国似乎没有):


                       小白鸡上柴火垛,没娘的孩子怎么过。(兴也)
                       小板凳,朝前挪。爹喝酒,娘陪着。(兴也)


                   兴是无意,说不上好坏,不过是为凑韵,不使下面的话太突然。

                  《中庸》有言:


                      《诗》曰:“衣锦尚褧。”恶其文之著也。(卅三章)


                   褧(褧、 通用)是一种轻纱,锦自内可以透出。中国所以尚珠
               玉而不喜钻石也,皆是“衣锦尚褧”。所谓谦恭、客气、面子,皆由
               此之流弊。客气,不好意思,岂非不是“思无邪”了吗?不然,人生
               就是矛盾的,在矛盾中产生了谦恭、客气、面子、不好意思,而有
              “衣锦尚褧,恶其文之著”的情形。兴就好比锦外之褧。又庄子曰: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庄子·外物》)


                   正好是兴:筌非鱼,筌所以得鱼,得鱼而忘筌。
                   兴,妙不可言也。

                   夫子说“诗可以兴”,以兴诗外之物。今余讲“兴”亦说“兴者,
               起也”,此起诗之本身也。夫子说的“兴”是功用,今所说“兴”是
               作法。
                   兴,独以“三百篇”最多。后来之诗只有赋、比而无兴,即《离
               骚》、“十九首”皆几乎无兴矣。
                   总而言之:直陈其事,赋也;能近取譬,比也(比喻);挹彼注
               兹,兴也。(“注”字用得不好。)


                                                               先秦文学    25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