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2019
P. 24
可以怒,可以怨。
《论语》之用字最好,“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沉
重、深厚、慈爱。读此段文章,“可以”二字不可草草放过。
夫子之文,字面音调上同其美,而不专重此。
对内——自我 可以兴,可以观,
世法 可以群,可以怨
对外——为人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此是小我,但要扩而充
之——“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释迦不许人有我相。)“事父”“事
君”,代表一切向外之事,如交友、处世,喂猫、饲狗,皆在其中。
事父、事君无不适得其宜。我本乎诚,本乎忠、恕、仁、义,则为
人、处世皆无不可。(切不可死于句下。)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朱子注:“其绪余,又足以资多
识。”(《论语集注》)夫子所讲是身心性命之学,是道,是哲学思想
(philosophy)。“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何谓也?要者,“识”“名”
两个字,识其名则感觉亲切,能识其名则对于天地万物特别有忠、
恕、仁、义之感,如此才有慈悲、有爱,才可以成为诗人。
民,吾胞也;物,吾与也。(张载《西铭》)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列子·说符》)
仁者,爱人。(《论语·颜渊》)
孔子举出“仁”,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乃为人之道也。民,我
胞也;物,我与也,扩而充之,至于四海。仁,止于人而已,何必爱
物?否!否!佛家戒杀生不得食肉,恐“断大慈悲种子”。必须时时
“长养”此“仁”,不得加以任何摧残,勿以细小而忽之。凡在己为
12 文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