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19
P. 19
以此讲“思无邪”三字最切当。诚,虽不正,亦可感人。“月黑
杀人地,风高放火天”,此极其不正矣,而不能说它不是诗。何则?
诚也。“打油诗”,人虽极鄙视之,但也要加以“诗”之名,盖诚也,
虽则性有不正。夫子曰诗三百“思无邪”,为其诚也。
释迦牟尼说法之时,尝曰:
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
刚经》)
“如”,真如之意,较“真”(truth)更为玄妙。其弟子抛弃身家爱
欲往之学道,固已相信矣,何必又如此说,真是大慈大悲,真是苦口
婆心。
这里可用释迦之“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说
诗之“诚”、“思无邪”之“无所不包,无所不举”,包罗万象。释迦
又说:
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楞严经》)
此八字一气说来,就是“真”。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如诗人作诗,由“志”到作出
“诗”,中间就是老杜所谓“意匠惨淡经营中”(《丹青引》):
“志”(诗意) 诗篇
中间
第一,志——“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
第二,中间——“意匠惨淡经营中”(声音、形象、格律要求其最
合宜的);
先秦文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