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19
P. 21
进门来三杯醉也
起身去一步歪邪
此虽不佳而颇有诗意,盖纪实也。又有一联曰:
刘伶问道何处好
李白答曰此地佳
此亦乡村小酒肆对联,还不如前者。下野军阀的仿陶渊明诗还不
如村中酒肆对联这个味。故说诗的是非善恶不是世俗的是非善恶。
“文学”与“哲学”与“道”的最高境界是一个。所谓“诗法”,
就是佛法的“法”,是“道”。静安先生曰:“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
优劣。”(《人间词话》)
“诗三百篇”既称“经”,就是不祧之祖,而降至楚辞、赋、诗、
词、曲则益卑矣。然而以诗法论,便童谣、山歌亦可以与“经”并
立。其实“诗三百篇”原亦古代之童谣、山歌也。《金刚经》云: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只要“思无邪”就是“法”。佛法平等不是自由平等的平等,佛
说之法皆是平等。佛先说小乘,后说大乘,由空说无,说有见空。天
才低者使之信,天才高者使之解,无论如何说法,皆是平等。
或谓佛虽说有大乘、小乘,其实佛说皆是大乘,皆可以是而成
佛。“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最低之小乘,然而也能成佛。故佛说
“大开方便之门”,门无大小,而入门则平等也,与静安先生所谓“不
以是而分优劣”一也。
今所言诗,只要是诗就是法。
孔夫子对于《诗》,有“思无邪”之总论,尚有分论。
先秦文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