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1979
P. 63
Chapter 2 理解孩子 041
取他想要的结果,当他无法再用这样的方式时,比如,家里添
了个弟弟或妹妹抢了他风头时,当长辈们要求他应该有长大了
的样子、不要再扮“幼稚”时,他就会尝试他能想象得到的其
他方式来吸引家人关注他或为他服务。只要能让他达到这一核
心目的,他不在乎自己要遭受痛苦,比如遭受屈辱、惩罚,甚
至挨打。对他来说,与其被人忽视,他宁愿挨顿责骂,甚至
责打。
第二种目的:权力之争。成年人越想要控制孩子,就越会
陷入与孩子的权力之争中。成年人争夺权力和优势地位,孩子
则要证明他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可以不做应该做的事。不
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最终都不可能是获胜的一方。大多数情况
下,孩子往往会直接胜出,当然,这无非是因为孩子在较量中
“不择手段”,不必顾虑责任感或者道德感。也有少数父母能够
获得胜利并制服孩子,但是,这只会让孩子更加坚信力量与权
力的可贵,更加坚定他要反击的信念,下一次他会用更加有力
的手段与父母对抗。
第三种目的:报复。父母与孩子争夺权力和优势地位的较
量,到了一定程度,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只希望制服他。此时,
双方的对抗程度已经非常激烈,以致每一方唯一的念头是:要
报复回来,以弥补自己受伤的感觉。这时,孩子已经不再只想
要得到关注甚至是权力了,他已经清楚地感觉到自己遭受排斥、
不被喜爱,他看到群体中唯一属于他的地位,只剩下让人憎恨
了。以“报复”为目的的孩子,非常清楚“敌人”的软肋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