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1979
P. 49
Chapter 2 理解孩子 027
法,而这些错误观念又会造成错误的行为方式。
孩子最初尝试与他人打交道,是通过反复地试错来往前推
进的。凡是他发现有效的方式,他以后还会重复使用。刚开始
时,每当遇到问题,孩子都会这般去做尝试,想办法解决。因
此,在他后来与父亲、母亲、最喜欢的姑姑以及哥哥、姐姐、
弟弟、妹妹打交道时,他的表现或行为都会各不相同。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逐渐把这个群体看作是一个整体,
他开始寻找总的指导原则,制定惯常的行动模式。一般来说,
到了四五岁的时候,他已经将他对群体生活的主观印象融入了
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构想。他的生活方式便从此确立。他不再用
试错进行探索,而是根据已经确立的前提采取行动。此后,每
当有了新的体验时,他都会将其融入已经形成的认知中。由此,
他便形成了个人偏见的基础,并带着他的偏见看待任何新出现
的情况。
出于这个原因,若想要在这个时期之后改变孩子的性格,
就会变得困难,以后还会更加困难。因为随着孩子的智力发展,
哪怕有明显证据表明他的判断出错,他也可能会继续维持带有
偏见的基本假设,换句话说,他已经学会了做合理化的解释,
即便他对事情的解读是错误的,他也会给出自认为正确的逻辑。
这样的基本假设,要从孩子身上辨识出来并不困难,因为
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总是把态度写在脸上。想要辨识出成年人
的基本生活方式,则需要更深入的心理分析,因为成年人已经
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心态。不过,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