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1960
P. 75

孔子的知识论,因为注重推论,故注意思虑。《论语》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


                   学与思两者缺一不可。有学无思,只可记得许多没有头绪条理的
               物事,算不得知识。有思无学,便没有思的材料,只可胡思乱想,也
               算不得知识。但两者之中,学是思的预备,故更为重要。有学无思,
               虽然不好,但比有思无学害还少些。所以孔子说,多闻多见,还可算

               得是“知之次也”。又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十五)


                   孔子把学与思两事看得一样重,初看去似乎无弊。所以竟有人
               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来比康德的“感觉无思想是
               瞎的,思想无感觉是空的”。但是孔子的“学”与康德所说的“感觉”
               略有不同。孔子的“学”并不是耳目的经验。看他说“多闻,多见而
               识之”(识通志),“好古敏以求之”,“信而好古”,“博学于文”,哪一
               句说的是实地的观察经验?墨家分知识为三种:一是亲身的经验,二
               是推论的知识,三是传授的知识。孔子的“学”只是读书,只是文字
               上传授来的学问。所以他的弟子中,那几个有豪气的,都不满意于这
               种学说。那最爽快的子路驳孔子道: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十一)


                   这句话孔子不能驳回,只得骂他一声“佞者”罢了。还有那“堂
               堂乎”的子张也说:


                       士见危授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十九)




                                                               诸子哲学    55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