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1960
P. 61

辞字从辭,《说文》云:“辞,讼也(段依《广韵》作‘说也’)。
               从辭,犹理辜也。”朱骏声说:“分争辩讼谓之辞。后汉《周纾传》
              ‘善为辞案条教’注,辞案,犹今案牍也。”辞的本义是争讼的“断
               语”“判辞”。《易经》的“辞”,都含“断”字“辨”字之意。在名学
               上,象只是“词”(Term),是“概念”(Concept),辞即是“辞”,亦
               称“判断”(Judgment)。例如“谦亨”一句,谦是“所谓”,亨是“所
               以谓”,合起来成为一辞。用“所以谓”来断定“所谓”,故叫作辞
              (西文 Judgment 本义也是讼狱的判辞)。

                  《系辞传》有辞的界说道:


                       是故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之”是趋向,卦辞爻辞都是表示一卦或一爻的趋向如何,或吉
               或凶,或亨或否,叫人见了便知趋吉避凶。所以说:“辞也者,各指其
               所之。”又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
                   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
                   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爻字似当作辞。下文作辞,
                   可证)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象所表示的是“天下之赜”的形容物宜,辞所表示的是“天下之

               动”的会通吉凶。象是静的,辞是动的;象表所“像”,辞表何之。
                  “天下之动”的动,便是“活动”,便是“动作”。万物变化,都
               由于“动”,故说: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又说:


                                                               诸子哲学    41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