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1960
P. 63

仪以成其变化。


                  “象”与“辞”都是给我们模拟仪法的模范。




                   四、正名主义


                   孔子哲学的根本观念,依我看来,只是上篇所说的三个观念:
                   第一,一切变迁都是由微变显,由简易变繁赜。所以说: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
                   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知道一切变迁都起于极微极细极简易的,故我们研究变迁,应该
               从这里下手。所以说: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韩注:“极未形之理
                   曰深,适动微之会曰几。”)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
                   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深”是隐藏未现的。“几”字《易系辞》说得最好:


                       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 (旧无凶字,义不可
                   通。今按孔颖达《正义》云:“诸本或有凶字者,其定本则无

                   也。”是唐时尚有有凶字之本。今据增。)


                   孔子哲学的根本观念,只是要“知几”,要“见几”,要“防微杜
               渐”。大凡人生哲学(即伦理学),论人生行为的善恶,约分两大派:
               一派注重“居心”,注重“动机”;一派注重行为的效果影响。孔子的


                                                               诸子哲学    43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