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1960
P. 56

物”。但这个学说,老子的书里不曾有详细的发挥。孔子接着这个意
           思,也主张“象生而后有物”。象是原本的模型,物是仿效这个模型
           而成的。《系辞传》说: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这和老子先说“有象”后说“有物”,同一意思。“易也者,象
           也;象也者,像也。”正是说易(变化)的道理只是一个象效的作用。

           先有一种法象,然后有仿效这法象而成的物类。
               以上说《易经》的象字是法象之意(法象即是模范)。孔子以为
           人类历史上种种文物制度的起源都由于象,都起于仿效种种法象。这
           些法象,大约可分两种:一种是天然界的种种“现象”(如云,“天垂
           象,见吉凶,圣人则之”);一种是物象所引起的“意象”,又名“观
           念”。《系辞传》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
               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 。
                   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盖取
               诸益( ) 。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
               其所,盖取诸噬嗑( ) 。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
               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盖取诸涣( ) 。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盖取诸随( ) 。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 。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盖取诸小过( ) 。


           36   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