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1960
P. 54
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朱子说:“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
息之停。”此两说大旨都不错。)天地万物,都像这滔滔河水,才到了
现在,便早又成了过去,这便是“易”字的意义。
一部《易》讲“易”的状态,以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起于一个
动字。何以会有“动”呢?这都因为天地之间,本有两种原力:一种
是刚性的,叫作“阳”;一种是柔性的,叫作“阴”。这刚柔两种原
力,互相冲突,互相推挤,于是生出种种运动,种种变化。所以说: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孔子大概受了老子
的影响,故他说万物变化完全是自然的、唯物的,不是唯神的(孔子
受老子的影响,最明显的证据,如《论语》极推崇“无为而治”。又
如“或曰,以德报怨”,亦是老子的学说)。
在《易经》里,阳与阴两种原力,用“ ”“ ”两种符号代表。
《易·系辞传》说: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代表万物由极简易的变为极繁杂的公式。此处所说“太极”
并不是宋儒说的“太极图”。《说文》说:“极,栋也。”极便是屋顶上
的横梁,在《易经》上便是一画的“ ”。“仪,匹也。”两仪便是那
一对“ ”“ ”。四象便是“ ”。由八卦变为六十四卦,
便可代表种种的“天下之至赜”和“天下之至动”,却又都从一条小
小的横画上生出来。这便是“变化由简而繁”的明例了。
《易经》常把乾坤(“ ”“ ”)代表“易”“简”。有了极易极简
的,才有极繁赜的。所以说:“乾坤其易之门耶。”又说:“易简而天下
之理得矣。”
万物变化,既然都从极简易的原起渐渐变出来,若能知道那简易
的远因,便可以推知后来那些复杂的后果,所以《易·系辞传》说:
德行恒易以知险,……德行恒简以知阻。
34 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