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1960
P. 37

道的作用,只是万物自己的作用,故说“道常无为”。但万物所
               以能成万物,又只是一个道,故说“而无不为”。




                   二、论无


                   老子是最先发见“道”的人。这个“道”本是一个抽象的观念,
               太微妙了,不容易说得明白。老子又从具体的方面着想,于是想到一
               个“无”字,觉得这个“无”的性质、作用,处处和这个“道”最相
               像。老子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
                   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
                   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即是虚空。上文所举的三个例,一是那车轮中央的空间,二是
               器皿的空处,三是窗洞门洞和房屋里的空处。车轮若无中间的圆洞,
               便不能转动;器皿若无空处,便不能装物事;门户若没有空洞,便不
               能出入;房屋里若没有空处,便不能容人。
                   这个大虚空,无形、无声;整个的不可分断,却又无所不在;一
               切万有若没有他,便没有用处。这几项性质,正合上文所说“寂兮寥
               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形容。所以老子所
               说的“无”与“道”简直是一样的。所以他既说: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一方面又说:


                       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诸子哲学    17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