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1960
P. 34
又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
缺缺。
又说: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
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乃也) 。犹兮其贵言(贵
言,不轻易其言也。所谓“行不言之教”是也)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极端的放任无为,要使功成事遂,百姓
还以为全是自然应该如此,不说是君主之功。故“太上,下知有之”,
是说政府完全放任无为,百姓的心里只觉得有个政府的存在罢了;实
际上是“天高皇帝远”,有政府和无政府一样。“下知有之”,《永乐大
典》本及吴澄本皆作“不知有之”,日本本作“下不知有之”,说此意
更进一层,更明显了。
我述老子的哲学,先说他的政治学说。我的意思要人知道哲学思
想不是悬空发生的。有些人说,哲学起于人类惊疑之念,以为人类目
睹宇宙间万物的变化生灭,惊欢疑怪,要想寻出一个满意的解释,故
产生哲学。这话未必尽然。人类的惊疑心可以产生迷信与宗教,但未
必能产生哲学。人类见日月运行,雷电风雨,自然生惊疑心。但他一
转念,便说日有日神,月有月神,雷有雷公,电有电母,天有天帝,
病有病魔,于是他的惊疑心,便有了满意的解释,用不着哲学思想
了。即如希腊古代的宇宙论,又何尝是惊疑的结果?那时代欧亚非三
洲古国,如埃及、巴比伦、犹太等国的宗教观念和科学思想,与希腊
古代的神话宗教相接触,自然起一番冲突,故发生“宇宙万物的本源
14 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