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P. 54
来解释,都踌躇莫知所对,只有一个外来的犹太人约瑟能断定它是七
荒年承继七丰年的预兆。国王听了他的话,储蓄七丰年的余粮,后来
七荒年果然来了,埃及人有积谷得免于饥荒。约瑟于是大得国王的信
任。《左传》里也有桑田巫占梦的故事。占梦的迷信在有文字之前,
可以说是最古的、最普遍的猜谜玩意儿。
中国古代预言多假托童谣。童谣据说是荧惑星的作用。各代史书
载童谣都不列于“艺文”而列于“天文”或“五行”,就因为相信童
谣是神灵凭借儿童所说的话。
郭茂倩在《乐府诗集》第八十八卷里搜集各代预言式的童谣甚
多,大半都是隐语。《左传》卜偃根据“鹑之奔奔”一句童谣,断定
晋必于十月丙子灭虢,是一个最早见于书籍的例。
童谣有时近于字谜。例如《后汉书 · 五行志》所载汉献帝时京都
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解释是“千里草为董,
十日卜为卓。……青青茂盛之貌,不得生者亦旋破亡也。”当时人大
概厌恶董卓专横,作隐语来咒骂他,或是在他失败之后,隐喻其事造
为“预言”,把日期移早,以神其说。这里我们可以窥见造隐语的心
理。它一方面有所回避,不敢直说,一方面又要利用一般人对于神秘
事迹的惊赞,来激动好奇心。
隐语由神秘的预言变为一般人的娱乐以后,就变成一种谐。它与
谐的不同只在着重点,谐偏重人事的嘲笑,隐则偏重文字的游戏。谐
与隐有时混合在一起。《左传》宋守城人的歌:“睅其目,皤其腹,弃
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是讥刺华元的谐语,同时也是一个
隐语,把华元的容貌品格事迹都隐含在内。民间歌谣中类似的作品甚
34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