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翻篇吧
P. 23

第1章  五谷为养:补益脾胃的谷类





                 不退,这时我们就用粳米。粳米是什么?粳米是一种晚熟的大米,它是补

                 肺气用的。
                     还有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都是用米煮药,然后变成粥,把米

                 过滤掉给人喝。这样不仅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而且保护了胃气,增强了
                 人对它的消化吸收能力。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先煮其他药,喝完以后一定要

                 喝粥。换句话说,粥就是药物的组成部分。我们吃理中丸或理中汤类方,
                 比如最著名的桂枝汤,还有泻药三物白散、十枣汤,一方面能促进脾胃功

                 能恢复,另一方面能调和营卫让人发汗,但药本身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

                 用,吃完这些药以后一定要喝粥,让身体微微有温热的感觉,然后盖上衣
                 被,促进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我上大学的时候跟着我的师父裴永清教授抄方,裴教授除了让我背原

                 文之外,还要我背每个方剂后面的方后注。比如喝完桂枝汤(桂枝汤就是一

                 种酸辣汤)一升,过一会儿,一定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啜是什么?一口一口地喝,不是咕嘟咕嘟地喝,喝完了以后就会出现

                 一种情况:“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意思是身上出点儿毛毛汗。然
                 后“不可令如水流漓”,意思是不要流那么多汗。喝粥的目的就是养胃气,

                 给辛温发散的桂枝、生姜一个后坐力推动它。
                     厚朴中医学堂每年夏至都会给大家发一两剂三物白散,泻一下肚子里

                 的残渣余孽。喝完三物白散以后,病在膈上必吐,病在膈下必痢。这时如
                 果不拉肚子,就喝一杯热粥,把体内阴寒的东西排出去;如果拉得没完没

                 了,就喝一碗冷粥。喝热粥是“驱其水寒”,热粥帮助比较峻烈的药发挥
                 药力;喝冷粥叫“寒者收之”,降低一下药的燥性,达到止泻的目的。

                     还有用甘遂、大戟、芫花加枣,喝下以后治疗胸腔积液、肺积水,服
                 这个十枣汤“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我们在体会古人用药的精髓时,

                 就会发现我们太浅薄了。






                                                                                    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