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21
P. 40
故为奇论异说。而一般人视之,则以为非常可怪之论。故曰:“正言
若反。” (七十八章)故曰:“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
于大顺。” (六十五章)故“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四十一章) 。
事物变化既有上述之通则,则“知常曰明”之人,处世接物,必
有一定之方法。大要吾人若欲如何,必先居于此如何之反面。南辕正
所以取道北辙。故“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
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三十六章) 。此非《老
子》之尚阴谋,《老子》不过叙述其所发现耳。反之,则将欲张之,
必固歙之;将欲强之,必固弱之。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
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七章) 。此“知常曰明”之人所
以自处之道也。
一事物发展至极点,必变为其反面。其能维持其发展而不致变
为其反面者,则其中必先包含其反面之分子,使其发展永不能至极点
也。故“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
巧若拙,大辩若讷” (四十五章) 。“知常曰明”之人,知事物真相之
如此,故“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
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二十八章) 。总之:“圣人
去甚,去奢,去泰。” (二十九章)其所以如此,盖恐事物之发展若
“泰”“甚”,则将变为其反面也。
海格尔 a 谓历史进化,常经“正”“反”“合”三阶级。一事物发
a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哲学家。
24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