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2021
P. 39
非常道。” (一章)自常道内出之德,名曰常德。所谓:“常德不忒,复
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二十八章)
至于人事中可发现之通则,则如:“取天下常以无事。” (四十八
章)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六十四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
人。” (七十九章)凡此皆为通则,永久如此。吾人贵能知通则,能知
通则为“明”。《老子》中数言“知常曰明”,可知明之可贵。“知常”
即依之而行,则谓之“袭明”。 (二十七章)马夷初先生云:“袭,习古
通。” (见《老子覈诂》)或谓为“习常” (五十二章) 。若吾人不知宇
宙间事物变化之通则,而任意作为,则必有不利之结果。所谓:“不知
常,妄作,凶。” (十六章)
事物变化之一最大通则,即一事物若发达至于极点,则必一变
而为其反面。此即所谓“反”,所谓“复”。《老子》云:“反者道之
动。” (四十章)又云:“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二十五章)又
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十六章)唯“反”为道之动,故“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五十八章)唯
其如此,故“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二十二章) 。唯其如此,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唯其如
此,故“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唯其如此,故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
补之” (七十七章) 。唯其如此,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十三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七十八章)
唯其如此,“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四十二章) 。
凡此皆事物变化自然之通则,《老子》特发现而叙述之,并非
子学时代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