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0
P. 36
我最希望的,写白话诗的人先说白话,写白话,研究白
话。写的是不是诗倒还在其次。
这篇文章开头就提到他的《杂样的五拍诗》,那发表在《文学杂
志》二卷四期里,是用北平话写出的。要像日常嘴里说的话,自然非
用一种方言不可。陆先生选了北平话,是因为赵元任先生说过“北平
话的重音的配备最像英文不过”,而“五拍诗”也就是“无韵体”,陆
先生是“要模仿莎士比亚的神韵”。
陆先生是最早的系统的试验白话诗的音节的诗人,试验的结果有
本诗集叫作《渡河》,出版在民国十二年(1923 年) 。记得那时他已经
在试验无韵体了。以后有意地试验种种西洋诗体的,要数徐志摩和卞
之琳两位先生。这里要特别提出徐先生,他用北平话写了好些无韵体
的诗,大概真的在模仿莎士比亚,在笔者看来是相当成功的,又用北
平话写了好些别的诗,也够味儿。
他的散文也在掺用着北平话。他是浙江硖石人,集子里有硖石
方言的诗,够地道的。他笔下的北平话也许没有本乡话地道,不过活
泼自然,而不难懂。他的北平话大概像陆先生在《用韵》那篇文里说
的,“是跟老百姓学”的,可是学的只是说话的腔调,他说的多半还
是知识分子自己的话。
陆先生的五拍诗里的北平话,更看得出“是跟老百姓学”的,因
为用的老百姓的词汇更多,更地道了。可是他说的更只是自己的话。
他的五拍诗限定六行,与无韵体究竟不一样。这“是用国语写的”,
“得用国语来念”,陆先生并且“把重音圈出来”,指示读者该怎样念。
16 西南联大写作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