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20
P. 32
达意,这是话不够用,所以教员讲书必须借助于粉笔。文与话的不精
密,证明思路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糊涂。倘若永远用着
这种糊涂的语言,即使写下来读起来滔滔而下,但归根结底所得的还
是一些糊涂的影子。要医这糊涂的病,他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在
语言里装进异样的句法去,装进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句法去。
习惯了,这些句法就可变为己有。
他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他
说欧化文法侵入中国白话的大原因不是好奇,乃是必要。要话说得精
密,固有的白话不够用,就只得采取些外国的句法。这些句法比较的
难懂,不像茶泡饭似的可以一口吞下去,但补偿这缺点的是精密。反
对欧化的人说中国人“话总是会说的”,一点不错,但要前进,全照
老样子是不够的。即如“欧化”这两个字本身就是欧化的词儿,可是
不用它,成吗?
“归真反朴”是要回到现在的口语,还有语录派,更主张回到中
古的口语,鲁迅先生不用说是反对的。他提到林语堂先生赞美的语
录的便条,说这种东西在中国其实并未断绝过种子,像上海的巷口摊
子上的文人代男女工人们写信,用的就是这种文体,似乎不劳重新提
倡。他还反对“章回小说体的笔法”,都因为不够用,不精密。
他赞成语言的大众化,包括书法的拉丁化。他主张将文字交给一
切人。他将中国话大略分为北方话、江浙话、两湖川贵话、福建话、
广东话,主张地方语文的大众化,然后全国语文的大众化。这全国到
处通行的大众语,将来如果真有的话,主力恐怕还是北方话。不过不
是北方的土话,而是好像普通话模样的东西。
12 西南联大写作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