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20
P. 37

这一点也许算得是在“模仿莎士比亚”的无韵体罢。可是这二十三首

               诗,每首像一个七巧图,明明是英美近代诗的作风,说是模仿近代诗
               的神韵,也许更确切些。

                   近代诗的七巧图,在作者固然费心思,读者更得费心思,所以
              “晦涩”是免不了的。陆先生这些诗虽然用着老百姓的北平话的腔调,

               甚至有些词汇也是老百姓的,可并不能够明白如话,更不像日常嘴里
               说的话。他在《用韵》那篇文里说“罚咒以后不再写那样的诗”,“因

               为太难写”,在《杂样的五拍诗》的引言里又说“有几首意义晦涩”,
               于是他“加上一点注解”。这些都是老实话。但是注解究竟不是办法。

               他又说“经验隔断,那能引起共鸣”。这是晦涩的真正原因。他又在
              《用韵》里说:



                       中国的所谓新人物,依然是老脾气。哪怕连《千家诗》,

                  《唐诗三百首》都没有见过的人,一说起这东西是“诗”,就
                   得哼哼。一哼就把真正的白话诗哼毁了。



                  “真正的白话诗”是要“念”或说的。我们知道陆先生是最早的

               系统的试验白话诗的音节的诗人,又是音乐鉴赏家,又是音韵学家,
               他特别强调那“念”的“真正的白话诗”,是可以了解的;就因为这

               些条件,他的二十三首五拍诗,的确创造了一种“真正的白话诗”。
               可是他说“不会写大众诗”,“经验隔断,那能引起共鸣”,也是真的。

                   用老百姓说话的腔调来写作,要轻松不难,要活泼自然,也不太
               难,要沉着却难;加上老百姓的词汇,要沉着更难。陆先生的五拍诗



                                                            文学以及审美    17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