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20
P. 33
大众语里也有绍兴人所谓“炼话”。这“炼”字好像是熟练的意
思,而不是简练的意思。鲁迅先生提到有人以为“大雪纷飞”比“大
雪一片一片纷纷地下着”来得简要而神韵。他说在江浙一带口语里,
大概用“凶”“猛”或“厉害”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水浒传》里的
“那雪正下得紧”,倒是接近现代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
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这里说的“神韵”大概就是“自
然” “到家” ,也就是“熟练”或“炼”的意思。
对文言的“大雪纷飞”,他取“那雪正下得紧”的自然。但一味
注重自然是不行的。他主张语言里得常常加进些新成分,翻译的作品
最宜担任这种工作。即使为略能识字的读众而译的书,也应该时常加
些新的字眼,新的语法在里面。但自然不宜太多;以偶尔遇见而自己
想想或问问别人就能懂得的为度。这样逐渐地拣必要的一些新成分灌
输进去,群众是会接受的,也许还胜过成见更多的读书人。必须这
样,大众语才能够丰富起来。
鲁迅先生主张的是在现阶段一种特别的语言,或四不像的白话,
虽然将来会成为“好像普通话模样的东西”。这种特别的语言不该采
取太特别的土话,他举北平话的“别闹”“别说”做例子,说太土。
可是要上口,要顺口。他说作完一篇小说总要默读两遍,有拗口的地
方,就或加或改,到读得顺口为止。但是翻译却宁可忠实而不顺;这
种不顺他相信只是暂时的,习惯了就会觉得顺了。若是真不顺,那会
被自然淘汰掉的。他可是反对凭空生造;写作时如遇到没有相宜的白
话可用的地方,他宁可用古语,就是文言,决不生造,决不生造“除
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
文学以及审美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