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2019
P. 45
“讽诵不独在竹帛。”既是众口流传,所以不能一成而不变(或有改
动)。上一代流传至下一代,遇有天才之诗人必多更动,愈流传至后
世,其作品愈美、愈完善,此就时间而言也。并且,就地方而言,由
甲地流传至乙地,亦有天才诗人之修正及更改。“诗三百篇”即是由
此而成。俗语云“一人不及二人智”,后之天才诗人虽有好诗,而不
足与《诗经》比者,即以此故也。(尤其是《诗经》中之《国风》,各
地之风情。民谣正好是风。风者,流动,由此至彼,民间之风俗也。)
以上乃是“诗三百篇”可贵之一也。
每人之诗皆具其独有之风格(个性),不相混淆。“三百篇”则不
然,无个性,因其时间、空间之流传,由多人修正而成。故曰:三百
篇中若谓一篇代表一人,不若谓其代表一时代。
先秦文学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