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1979
P. 57
Chapter 2 理解孩子 035
己的个性。
虽然孩子们已经就每个人采用哪种方式寻求自己的位置达
成了默契,可是父母却不知道孩子们各自的选择,因此常常在
无意中强化了每个孩子的计划。结果,他们让“好孩子”变得
更好,让“坏孩子”变得更糟。比如,老大可能从小被父母宠
溺,是他们最喜爱的孩子,于是老二只好自己去摸爬滚打。接
下来,老大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主要取决于弟弟妹妹朝什么方
向发展,而非取决于他的父母怎么做。如果老二能完全靠自己
发展出自己的强项,获得独立的能力,成功地走入社会,那么,
不论父母有多么溺爱和偏袒老大,都不能阻止老大因为老二的
锐意进取而变得萎靡不振。反过来,在父母的辅助之下,老大
果然变得更加出色,那么老二可能因此一事无成。这是孩子们
在彼此的互动中做出的决定。父母可以向孩子施加建设性的正
面影响,但需要他们不让自己卷入孩子们潜意识中的决定,更
1
不要去强化这种决定。
因此,孩子的个性特征,体现出他们各自对家庭内部权力
分配的不同回应。家庭中每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几乎仅凭孩子
们在人格上的相同与不同就能大概描述出来,要么是联盟关系,
要么是竞争关系。在性格、兴趣、成就上相差最远的两个孩子
是竞争对手的关系,最相似的两个孩子是盟友关系。对每个孩
1 上面的描述,都是一般家庭中的常见现象。但是,如果父母营造的是合作友好的
家庭氛围,孩子不必如此竞争,也就不必一定是一个出色、一个颓废。——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