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1979
P. 14

006  教师  挑战



           这样做可能会强化孩子的错误态度和目的,还会强化过去破坏
           性的影响,并使缺陷和错误延续下去,而我们本能的反应却满
           足了孩子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目的。

               此外,这种本能的冲动还会阻碍我们理解孩子为何会如此
           行事。在愤怒的那一瞬间,我们不会想去理解什么。必须改变
           完全不同的心情之后,我们才会愿意进行这样的思考。也就是

           说,必须先消除心中的气愤、恼怒、厌恶或类似的敌对情绪。
           唯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进行思考,得出理性的结论,找出建
           设性的解决方案。
               除非我们能理解孩子的个性,了解对他造成干扰的因素,

           否则任何想纠正孩子的行为或个性的努力都不会取得多大成功。
           而这样的了解与理解,不但需要我们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理清
           自己的思绪,还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只有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我们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明白我们在孩子当下的困境中所能
           担当的角色。
               这里所说的必要的心理知识,指的是对孩子基本需求的认
           知,对影响他发展的各种因素的了解,以及客观地辨识孩子当

           前行为的目的与动机正确方法的掌握。
               若想要了解孩子的基本需求,必须从三个不同层面来考虑。
           首先,他是一个具有生物机制和要求的生理机体;其次,他是

           一个需要遵循心理机制的心理实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
           是一个想要在社会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并进行活动的社会一员。
           只有当他有机会在这三个层面上都充分发挥作用时,他的基本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