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1964
P. 54

/ 杀馋 /




             味是厨师道理,不知怎么《调鼎集》中“松鼠鲤鱼”变成“松鼠
             鱼”。我专门查阅《调鼎集》,在第五卷江鲜部 鱼的十四种做法里,
             “松鼠鱼”的记载:“取 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

             油、酱油烧。”可见最初的“松鼠鱼”是咸鲜口,现在酸甜的“松鼠
             鳜鱼”是改良后的。
                   鱼,应是      花鱼,即鳜鱼。料想当初编书的人爱吃鳜鱼,不

             惜冒欺君之罪误写鱼谱,苏州一班厨师心知肚明,宁愿将错就错,
             原因无他,鳜鱼更好吃而已。



                 天南海北大小馆子,我吃过各种烹调的鳜鱼,没多少惊喜,直
             至遇到臭鳜鱼。
                 香港回归那年秋天,接到失联二十多年,从小穿一条裤子的发

             小郑舫来电,邀请我去徽州屯溪玩,他在国营皖储宾馆任副经理。
                 宾馆五十四间客房,餐厅在二楼,那顿晚餐差点儿惊掉我的下
             巴。一桌规矩地道的徽菜,红烧牛尾狸、火腿炖甲鱼、红烧臭鳜鱼、
             石鸡石耳汤、珍珠圆子、虎皮毛豆腐、炒双冬、马齿苋烧肉……两

             瓶陈年古井贡。这桌菜的主角“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代表徽
             派山珍水味,其他菜为陪衬,徽州宴席的规矩,鱼菜最后上,鱼上

             桌表示菜齐了。臭鳜鱼上桌,我的酒囊饭袋已填满,盖子揭开,奇
             异的热气扑鼻,似臭还香,使筷子挑开鱼背,肉白似蒜瓣,又是一
             波鲜香。
                 郑舫告诉我烧这桌菜的大厨高耀水曾给邓小平做过菜。我连忙

             有请高师傅以表谢意,不一会儿进来个精神青年,他说师傅年逾古
             稀,今晚亲自下厨做菜,身体吃不消先回去歇息了。郑舫介绍:“这
             是高师傅的徒弟小叶。”



             040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