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1964
P. 52

/ 杀馋 /




                 学钓鱼我是冲鳜鱼去的。
                 郊外砍竹竿,上街买鱼线,鹅毛管作鱼浮子,挖蚯蚓作鱼饵,
             忙碌完毕和弟弟骑自行车出城垂钓,钓来钓去上钩的尽是杂鱼,向

             “老钓”打听,才知道时间、地点、诱饵都错了。
                 鳜鱼是肉食者,鱼中“贵族”,栖息江河湖泊水底,潜于峭壁下、
             石洞中,清流潺动处出没隐蔽,似锦衣夜行的杀手,以身上的斑纹作

             伪装,捕食过往的鱼虾。钓鳜鱼秋季最佳,清晨与黄昏,以小鱼、小
             虾为诱饵,锋利的钩尖从鱼虾背部小心刺入,不可伤及脊骨和内脏,
             保证鱼虾活着在水里游动。鳜鱼是讲究的食客,死的绝对不碰,活鱼

             虾吃下去会吐出鱼骨和虾壳。它不成群结队,也不落单,一条鳜鱼后
             面跟随另一条,不知它们是情侣还是朋友。宋人罗愿的《尔雅翼》记
             载:“渔者以索贯一雄,置之溪畔,群雌来啮,曳之不舍……”渔翁钓

             到一条雄鳜鱼,数条雌鳜鱼会舍身来救,颇讲江湖义气。
                 清晨和黄昏,山黛水清处,鳜鱼伏击鱼虾,渔父垂钓鳜鱼。
                 我钓鱼的历史短暂,老是钓不到鳜鱼,羞愧弃竿。



                 因自小好吃,我读书格外关注吃喝的内容,这一关注才发现鳜
             鱼这家伙了不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鳜鱼:“其头似羊,丰肉

             少骨,名水底羊。”似乎是存留最早有关鳜鱼的记录。鱼羊合而为
             鲜,拿羊比鳜鱼形象上虽有点儿“羊头不对鱼嘴”,就鲜而言,没啥
             问题。唐朝“烟波钓徒”张志和作《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罢觉得不

             过瘾,照搬前两句再填新词。张志和两句词将鳜鱼之美写绝,以至
             宋朝苏东坡、黄庭坚、徐俯等将原句照搬入词。陆游“买得钓船双
             鳜鱼”“新钓紫鳜鱼”,范成大的“钓艇鳜鱼肥”,诸多描写鳜鱼的诗



             038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