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1960
P. 68

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公羊传》)曷为先言“陨”而后言“石”?陨石记闻,
               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是月者何?仅逮是
               月也。……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
               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
                  (《谷梁传》)陨石于宋,五。先“陨”而后“石”,何
               也?“陨”而后“石”也。于宋四境之内曰“宋”。后数,

               散辞也,耳治也。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是月也”,决不
               日而月也。“六鹢退飞过宋都”,先数聚辞也,目治也。……
               君子之于物,无所苟而已。石 且犹尽其辞,而况于人乎?
               故五石六鹢之辞不设,则王道不亢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 深察名号》篇) 《春秋》辨物之理
               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故名陨石则后其
              “五”,言退鹢则先其“六”。圣人之谨于正名如此。“君子于
               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五石六鹢之辞是也。


              “《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这是正名的第一义。
           古书辨文法上词性之区别,莫如《公羊》《谷梁》两传。《公羊传》讲
           词性更精。不但名词(如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服曰襚之类),动
           词(如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
           烝,直来曰来,大归曰来归等),分别得详细,并且把状词(如既者
           何,尽也)、介词(如及者何,累也)、连词(如遂者何,生事也,乃

           者何,难之也,之类)之类,都仔细研究文法上的作用。所以我说
          《春秋》的第一义,是文法学、言语学的事业。
               第二,定名分。上一条是“别同异”,这一条是“辨上下”。那时
           的周天子久已不算什么东西。楚、吴都已称王,此外各国也多拓地灭
           国,各自称雄。孔子眼见那纷争无主的现象,回想那封建制度最盛时
           代,井井有条的阶级社会,真有去古日远的感慨。所以《论语》说:




           48   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