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1959
P. 55

美也还是一种自然美,物自身本来就有美,人不过是被动的鉴赏者。

               一类是唯心派哲学家所主张的,着重主观的价值,以为美是一种概念
               或理想,物表现这种概念或理想,才能算是美,像休谟在他的《论文

               集》第二十二篇中所说的:“美并非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观赏者
               的心里。”我们已经说过,这两说都很难成立。如果美全在物,则物

               之美者人人应觉其为美,艺术上的趣味不应有很大的分歧;如果美全
               在心,则美成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何必附丽于物,固是问题,而且

               在实际上,我们审美并不想到任何抽象的概念。
                   我们介绍唯心派哲学家对于美的见解时,没有谈到康德,康德是

               同时顾到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两方面的,他的学说可以用两条原则概
               括起来:

                   一、美感判断与名理判断不同,名理判断以普泛的概念为基础,
               美感判断以个人的目前感觉为基础,所以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

               观的。
                   二、一般主观的感觉完全是个别的,随人随时而异。美感判断虽

               然是主观的,同时却像名理判断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这种普遍性和必
               然性纯赖感官,不借助于概念。物使我觉其美时,我的心理机能(如

               想象、知解等)和谐地活动,所以发生不沾实用的快感。一人觉得美
               的,大家都觉得美(即所谓美感判断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因为人类

               心理机能大半相同。
                   康德超出一般美学家,因为他抓住问题的难点,知道美感是主观

               的,凭借感觉而不假概念的;同时却又不完全是主观的,仍有普遍性
               和必然性。依他看,美必须借心才能感觉到,但物亦必须具有适合心



                                                               美之来源    3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