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1957
P. 33
偶得之”。他活到八十五岁,诗有万首;最熟于诗律,七言律尤为擅
长。——宋人的七言律实在比唐人进步。
向来论诗的对于唐以前的五言古诗,大概推尊,以为是诗的正
宗;唐以后的五言古诗,却说是变格,价值差些,可还是诗。诗以
“吟咏情性”,该是“温柔敦厚”的。按这个界说,齐、梁、陈、隋的
五言古诗其实也不够格,因为题材太小,声调太软,算不得“敦厚”。
七言歌行及近体成立于唐代,却只能以唐代为正宗。宋诗议论多,又
一味刻画,多用俗语,拗折声调。他们说这只是押韵的文,不是诗。
但是推尊宋诗的却以为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变是
创新,是增扩,也就是进步。若不容许变,那就只有模拟,甚至只有
抄袭;那种“优孟衣冠”,甚至土偶木人,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即如
模拟所谓盛唐诗的,末流往往只剩了空廓的架格和浮滑的声调;要
是再不变,诗道岂不真穷了?所以诗的界说应该随时扩展;“吟咏情
性”“温柔敦厚”诸语,也当因历代的诗词而调整原语的意义。诗毕
竟是诗,无论如何地扩展与调整,总不会与文混合为一的。诗体正变
说起于宋代,唐、宋分界说起于明代。其实,历代诗各有胜场,也各
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便是进步,这些争论是都不成问题的。
节选自朱自清文集《经典常谈》
中国诗文概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