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1957
P. 30

也有七言四句的,但不太多。李白和别的诗家纷纷制作,大约因为当
           时输入的西域乐调宜于这体制,作来可供宫廷及贵人家奏唱。绝句最
           短小,贵储蓄,忌说尽。李白所作,自然而不觉费力,并且暗示着超
           远的境界;他给这新体诗立下了一个标准。
               但是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他是河南巩县人。安禄山陷长
           安,肃宗在灵武即位,他从长安逃到灵武,做了“左拾遗”的官,因
           为谏救房琯,被放了出去。那时很乱,又是荒年,他辗转流落到成
           都,依靠故人严武,做到“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来称为杜工部。

           他在蜀中住了很久。严武死后,他避难到湖南,就死在那里。他是儒
           家的信徒:“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素志。又身经乱离,亲
           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唐代
           以诗取士,诗原是应试的玩意儿;诗又是供给乐工歌伎唱了去伺候宫
           廷及贵人的玩意儿。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
           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
           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
           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他不大仿作乐府,可是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
           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
           家;但这些议论和典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迸出来的,所以还
           是诗。他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这样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古体
           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从此
          “温柔敦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五言律诗,王维、孟

           浩然已经不用来写艳情而来写山水;杜甫却更用来表现广大的实在的
           人生。他的七言律诗,也是如此。他作律诗很用心在组织上。他的五
           言律诗最多,差不多穷尽了这体制的变化。他的绝句直述胸怀,嫌没
           有余味;但那些描写片段的生活印象的,却也不缺少暗示的力量。他
           也能欣赏自然,晚年所作,颇有清新的刻画的句子。他又是个有谐趣
           的人,他的诗往往透着滑稽的风味。但这种滑稽的风味和他的严肃的
           态度调和得那样恰到好处,一点也不至于减损他和他的诗的身份。


           8   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