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1957
P. 32

诗散文化,到苏轼而极。他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因为攻击
           王安石新法,一辈子升沉在党争中。他将禅理大量地放进诗里,开了
           一个新境界。他的诗气象宏阔,铺叙宛转,又长于譬喻,真到用笔如
           舌的地步;但不免“掉书袋”的毛病。他门下出了一个黄庭坚,是第
           一个有意讲究诗的技巧的人。他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也因
           党争的影响,屡遭贬谪,终于死在贬所。他作诗着重锻炼,着重句
           律;句律就是篇章字句的组织与变化。他开了江西诗派。
               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说他“荟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

           体制之变,搜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
           不轻出”。他不但讲究句律,并且讲究运用经史以至奇书异闻,来增
           富他的诗。这些都是杜甫传统的发扬光大。王安石已经提倡杜诗,但
           到黄庭坚,这风气才昌盛。黄还是继续将诗散文化,但组织得更是经
           济些;他还是在创造那阔大的气象,但要使它更富厚些。他所求的是
           新变。他研究历代诗的利病,将作诗的规矩得失,指示给后学,教他
           们知道路子,自己去创造,发展到变化莫测的地步。所以能够独开一
           派。他不但创新,还主张点化经陈腐以为新;创新需要大才,点化陈
           腐,中才都可勉力作去。他不但能够“以故为新”,并且能够“以俗
           为雅”。其实宋诗都可以说是如此,不过他开始有意地运用这两个原
           则罢了。他的成就尤其在七言律上;组织固然更精密,音调也谐中有
           拗,使每个字都斩绝地站在纸面上,不至于随口滑过去。
               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杨万里为人有气节;
           他的诗常常变格调。写景最工;新鲜活泼的譬喻,层见叠出,而且不

           碎不僻,能从大处下手。写人的情意,也能铺叙纤悉,曲尽其妙;所
           谓“笔端有口,句中有眼”。他作诗只是自然流出,可是一句一转,
           一转一意;所以只觉得熟,不觉得滑。不过就全诗而论,范围究竟狭
           窄些。范成大是个达官。他是个自然诗人,清新中兼有拗峭。陆游是
           个爱君爱国的诗人。吴之振《宋诗钞》说他学杜而能得杜的心。他的
           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
           刻露之作。他作诗也重真率,轻“藻绘”,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


           10   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