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1936
P. 56

28                                              哲学简史



           说已在语言和形而上学方面包含了对巴门尼德的晦涩的批判。

               在其语言形式上,巴门尼德的理论只达到这一点:当你思
           考和说话时,你正在思考到或言说某种东西。因此,一定存在
           我们思考或言说的独立而永恒的东西。你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场

           合做到这一点,所以思考或言说的对象必须一直存在。如果它
           们随时存在,那么变化就不可能发生。若是如此,那么巴门尼

           德就无法否定任何事物,因为他无法说出什么事物是不存在
           的。按照这种道理,他甚至无法做出任何判断。于是,任何言
           论、任何语言、任何思维都是不可能的。除了“存在”这个空

           洞的同一性表达外,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留存下来。
               然而,这一理论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如果我们能理性

           地使用一个词,那么它就必须有一定的意义,必须以这样或那
           样的意义存在。如果我们记得赫拉克利特说过的话,那么荒谬
           就会消失。当问题被完全理解后,我们会发现从来没有人真正

           说过什么事物不存在。因此,如果我说“草不是红色的”,那
           么我不是说草不存在,而是草不属于拥有红色这种属性的那一

           类事物。所以,如果我不能提供其他红色的东西,比如汽车,
           那我就真不能说“草不是红色的”。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现
           在是红色的,明天则可能是绿色的,红色的车可以被喷上绿色

           的油漆。
               这就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文字才有

           意义?因为这个问题太大,我们不能在这里讨论。然而,巴门
           尼德对变化的否定成为所有唯物主义理论的渊源。被巴门尼德
           视为实存的“存在”后来被唯物主义者称为实体,被认为是不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