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1920
P. 28
018 祛 湿
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湿气更容易在热邪的助力下,趁机侵入人体,
产生诸多不适,如食欲不振、身体困重乏力,甚至是头痛。相比于
寒湿的症状,湿热不会怕冷,一般会有点怕热,甚至是心里烦热,
身体的外部表现为诸如发红、发热一类热的症状。
☉ 内湿
内湿的产生多是因为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嗜食肥甘厚味的
食物,所谓肥甘厚味,一般是指非常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味道
浓厚的食物;又如爱吃生冷瓜果和甜食,并且食入过多。这些都容
易导致脾气不运,不能正常地布散精微,导致湿自内生,水湿停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脏腑功能虚弱,导致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从
脏腑功能来说,人体的水液代谢是以脾、肺、肾三脏为中心完成的。
其中,脾主运化,如果脾虚,就会运化不利,水湿停留,进而导致
体内湿气重;肾主水,就是主管人体内水液代谢,所以,如果肾脏
虚弱,会导致人体水分代谢不利,造成湿气重、水肿等亚健康的状
态;肺对水液有宣发肃降的作用,且在肺的呼气过程中,也排出了
少量的水分,一旦肺部虚弱,就无法正常将水液输送全身,造成水
液停留积聚、湿气过重。
外湿与内湿之间互相影响,外湿虽然是感发外部环境的湿气而生
病的,但是湿气进入体内也会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液与水
谷,脾受伤后就会使湿浊内生,内湿是由此而生的。反过来,脾虚
则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差,容易导致体内水湿不化,同时,身体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