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1920
P. 19

第  1  章
                                                                                  009
                                                      关于湿气,你需要知道的全在这里



                  和肾都有可能因积聚水分而产生疾病。





                  ☉《金匮要略》首提“痰饮”
                     《金匮要略》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

                  病部分,原书成书不久后散失,北宋时经校正医书或重新整理编成,

                  其中提到“痰饮”一词的片段是: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

                  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
                  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

                  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书中提到的“痰饮”一词是指蓄留在肠胃之间的水分,与之相并

                  列的概念还有“悬饮”“溢饮”“支饮”,把它们区分开来的要素就是

                  根据水分蓄留的位置。

                      其中“痰饮”是最容易发生的现象,水湿蓄留在肠胃之间,腹部

                  因此而胀满,有肠鸣音或水声,更严重的还会产生腹水。
                     “悬饮”是指水湿蓄留在胸腔和横膈膜上,经常会感到胸胀,咳

                  嗽、深呼吸时经常有牵引的痛感。

                     “支饮”是指水湿蓄留在心脏和肺部,水分留在心脏会加重心脏

                  的负担,留在肺部,占用肺部原本用来储存和交换气体的空间,会

                  降低肺储存和交换气体的能力。如果你发现你自己或周围的人,经

                  常深吸一口气就咳嗽,或者每天都咳出清白的、带泡沫的痰,这都

                  是水湿蓄留心肺的表现,反之则不是。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