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1913
P. 43
第2章
033
炎症的危害
当一个人感到疲累时,往往想吃点含糖量高的食物,从中快速获
得能量。一般来说,人的身体可以很好地调节体内的糖分,但是当摄
入的糖分过多,身体的调节功能就会紊乱。
食物进入口腔后,是按照“食管→胃→小肠→大肠”的顺序被逐
渐消化吸收的。小肠里的糖大致分为两种:一种非常容易被吸收,不
会加重肠道的负担;另一种则刚好相反,很难被吸收,会加重肠道负
担,进而引发肠道不适。
问题就出在后者身上。会加重肠道负担的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
肠很难吸收,就会导致这类糖在小肠内的含量越来越高。
在这里,我们要先了解人体的一种特性,即可以通过不断交换各
部分体液间的水分,来稀释体内的高浓度物质。因此,如果小肠内无
法吸收的糖的浓度过高,人体就会自动启动程序,从血液向小肠内输
送大量水分,以降低糖的浓度。结果就是,小肠内充满了水分。
小肠遭到了“水淹”,我们这时会感觉到肚子咕噜咕噜地叫,并
伴随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而且,由于大量水分滞留在肠道内,肚子也
会不舒服地鼓起来。小肠为了排出过剩的水分,也会加快蠕动,从而
引发腹泻,也就是常说的拉肚子。
更糟的是,小肠无法吸收的这些糖,也会影响大肠。在理想的状
态下,营养成分几乎不会到达肠道功能健康的大肠,这是因为食物中
的营养几乎都被小肠吸收了。所以,当食物到达大肠的时候,只剩下
没有营养的残渣,也就是正常状态的大便。肠道状态好的人,粪便重
量轻、异味小,很容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