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
P. 69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
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
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
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
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
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诉合无间。姑任举
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
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
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
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段,
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
而同时在无数心领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囿于时空的现象(即实际
的人生世相)本皆一纵即逝,于理不可复现,像古希腊哲人所说的:
“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它是有限的,常变的,转瞬即化
为陈腐的。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
中国诗学七讲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