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P. 44

待以生存的气,岂不更为直捷,更为精要?所以在神仙方术中,行气

           派实是服食派进一步的发展。观他们屡言“食气”,可见气在他们心
                                                a
           目中,本是食粮的代替品,甚至即食粮本身 。气的含义在古时甚广,
           除了今语所谓空气之外,还包括比空气具体些的物质。以前本有六气
                                          b
           的说法——阴,阳,风,雨,晦,明 ,现在他们又加以整齐化、神秘
           化,而排列为这样的方式:



                                               c
               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 。秋食沦阴,沦阴者,日
           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

           阳者,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楚辞 · 远游》
           注引《陵阳子明经》)







           a  《大戴礼记 · 易本命》“食气者神明而寿”,《御览》六六八引《五符经》“食气者常有少
              容”。《淮南子 · 坠形》“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知慧而夭”,食气与食谷并举,《韩诗外
              传》五“圣人养一性而御六(元误作大)气,持(元误作待)一命而节滋味”,御六气与
              节滋味并举,《素问 · 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与五味并举,
              可见古人视气俨如一种粮食。《庄子 · 在宥》“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
              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又“(黄帝曰)‘余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
              谷,以养民人’”天地之精亦谓天地之气。庄子之语与上揭各说可以互证。
           b  《庄子 · 逍遥游》“御六气之辩”,《在宥》“六气不调……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
             《管子 · 戒》“御正六气之变”。《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韩诗外传》五“圣人养一
              性而御六气”。
           c  《文选 · 江赋》注及《御览》五一引并无黄字,义长。霞本训赤,字一作赮。《文选 · 蜀都
              赋》“舒丹气而为霞”,刘注曰“霞,赤云也”,《东京赋》“扫朝霞”,薛注曰:“霞,日边
              赤气也”,《汉书 · 扬雄传 · 甘泉赋》“喻清云之流瑕兮”,颜注曰“瑕谓日旁赤气也”,瑕与
              霞通。


           22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