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
P. 36
人谓之龙解骨化去也。”如张说,则宋毋忌之“形解销化”,是形化而
骨留,与宁封子之烧后灰烬中有遗骨正合,无疑的这就是仙家尸解中
之“火解法”的来源。尸解的另一种方法是“兵解”。上引《后汉书》
称西羌人“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大概战死者躯体破碎,灵
魂得以立时逃出而升天,所以吉利,病死者躯体完整,灵魂被困在
内,迟久不得自由,所以不祥。如此说来“兵解”乃是由战死吉利的
观念蜕化来的一种飞升的手段。火解、兵解,总共谓之“尸解”,正
是解开尸体,放出灵魂的意思,然则所谓“神仙”不过是升天了的灵
a
魂而已。仙字本作僊,说文“䙴,升高也”, 䙴即仙字 。仙字本是动
词,先秦典籍中皆如此用。升去谓之僊,动词名化,则升去了的人亦
b
谓之僊。西方人相信天就在他们那昆仑山上 ,升天也就是升山,所以
a 《小雅 · 宾之初筵》“屡舞仙仙”,《庄子 · 在宥》“仙仙乎归矣”,皆谓轻举之貌。鲍照《书
势》“鸟仚鱼跃”,仚即仙字,仚跃对举,仚亦跃也。举,跃,升义并相近,此仙之本义。
又以声求之,《说文》迁之古文作拪,讯之古文作 ,是 声与卂声近。《说文》“卂,疾
飞也”,《楚辞 · 九章 · 思美人》“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今作宿,此从一本及《文选 · 王
仲宣赠公孙文始诗》注引)高而难当”,《西京赋》“纷纵体而迅赴”,迅皆谓飞跃。仙之为
言犹迅也,飞跃而上之貌也。《说文》“仙,长生迁去也”,“迁,登也”,迁去之义,尚无
不合,长生则古只谓寿,飞升乃称仙,许君混为一谈,此本土观念与外来观念混合以后之
意义,非仙之本义也。
b 昆仑山即今之天山。(《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
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注“庄生所云中央之帝混沌
为倏忽所凿七窍而死者,盖假此以寓言也。”《汉书 · 武帝纪》“天汉二年与右贤王战于天
山。”颜注“即祈连也,匈奴谓天为祈连,今鲜卑语尚然。”《史记》《正义》引《括地志》:
“祁连山在甘州张掖县西南二百里,又云天山,一名白山。”《后汉书 · 明帝纪》注《西河
旧事》“白山冬夏有雪,故曰白山。匈奴谓之天山,过之皆下马拜焉。”)
14 西南联大神话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