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理想国
P. 30

这家的族长克法洛斯一直在适当地从事祭祀活动。他是一个生命将
          近结束的老人,对自己和全人类都很平和。他觉得自己离下面的世界越
          来越近了,但对过去的记忆流连忘返。他渴望苏格拉底来探望他,喜欢

          上一代人的诗歌,为意识到生命的美好而高兴,为摆脱了年轻时欲望的
          肆虐而高兴。他对谈话的热爱,他的感情,他对财富的漠不关心,甚至

          他的粗鲁,都是有趣的性格特征。他不是那种无话可说的人,因为他的
          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赚钱上。但他承认,财富的好处是使人不受不诚实或
          虚假的诱惑。
             苏格拉底对他表现出的尊敬也应该被注意到,他对谈话的热爱,不

          亚于神谕强加给他的使命,导致他对所有的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
          年人,都会提出问题。无人比克法洛斯更适合提出正义的问题,他的生

          活似乎就是正义的体现。克法洛斯把老年描绘成存在的一个非常可容
          忍的部分,这不仅是他的特点,也是希腊人普遍的感觉,并与西塞罗在
         《论老年》中的夸张形成对比。柏拉图以最富表现力的方式描述了生命

          的夜晚,但却以尽可能少的篇幅进行描述。正如西塞罗所说,年迈的克
          法洛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会显得格格不入,而他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
          参与其中,否则就会违反戏剧性的惯例。

             他的“儿子和继承人”玻勒马霍斯具有年轻人的坦率和急躁。他
          在开场时赞成用武力扣留苏格拉底,在妇女和儿童的问题上不会 “放过
          他”。和克法洛斯一样,他的观点也是有限的,他代表的是传说中的美

          德阶段,有生活规则而不是原则。他引用西蒙尼德的话,就像他父亲引
          用品达的话一样。但在这之后他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他所做的回答只

          是通过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从他那里引出。他还没有经历过像格劳孔和阿
          德曼托斯这样的诡辩家的影响,也没有意识到反驳他们的必要性。他属
          于前苏格拉底或前辩证法时代。他没有能力争辩,被苏格拉底迷惑到不



          1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