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2021
P. 49
斯宾诺莎(Spinoza)以情感为“人之束缚” (Human Bondage) 。
若有知识之人,知宇宙之真相,知事物之发生为必然,则遇事不动情
感,不为所束缚,而得“人之自由” (Human Freedom)矣。譬如飘风
坠瓦,击一小儿与一成人之头。此小儿必愤怒而恨此瓦。成人则不动
情感,而所受之痛苦亦轻。盖成人之知识,知瓦落之事实之真相,故
“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 · 养生主》谓秦失谓哭老聃之死者云:“是遁天倍情,忘
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死为生之天然的结果,对此而有悲痛
愁苦,是“遁天倍情”也。“遁天”者必受刑,即其悲哀时所受之痛
苦是也。若知“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
入”,不受“遁天之刑”而如悬之解矣。其所以能如此者,则以理化
情也。
自又一方面言之,则死生不但可齐,吾人实亦可至于无死生之地
位。《庄子 · 田子方》云:“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
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
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
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庄子 · 大宗师》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
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
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
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
一化之所待乎!”如能以吾与宇宙合一,“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宇宙
无死生,吾亦无死生,宇宙永久,吾亦永久矣。
子学时代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