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2021
P. 28

要。此墨家“兼爱”之说与儒家之主张仁所以不同也。

               天下之大利,在于人之“兼爱”;天下之大害,在于人之互争。
           故吾人应非攻。墨子非攻,孟子亦曰:“善战者服上刑。”但墨子之非

           攻,因其不利。孟子之反对战争,则因其不义。观孟子与宋 辩论之
           言可见矣。 (《孟子 · 告子下》)宋 欲见秦楚之王,说构兵之“不利”,

           而使之“罢之”。孟子则主张以仁义说秦楚之王。宋 不必即一墨者,
           但此点实亦孟子与墨子所以不同也。

               墨子虽以为兼爱之道乃唯一救世之法,而却未以为人本能相爱。
           墨子以人性为素丝,其善恶全在“所染” (《墨子 · 所染》) 。吾人固应

           以兼爱之道染人,使交相利而不交相害;然普通人民,所见甚近,不
           易使其皆有见于“兼爱”之利、“交别”之害。故墨子注重种种制裁,

           以使人交相爱。墨子书中有《天志》《明鬼》《非命》诸篇。赏“兼
           爱”者而罚交别者。国家之赏罚,乃人之行为所自招,非命定也。若

           以此为命定,则诸种赏罚,皆失其效力矣。故墨子“非命”。
               墨子之政治哲学,见于墨子书中《尚同》诸篇。在西洋近代哲

                         a
           学史中,霍布士 (Thomas Hobbes)以为人之初生,无有国家,在所
           谓“天然状态”之中;于其时人人皆是一切人之仇敌,互相争夺,终

           日战争。人不满意于此状态,故不得已而设一绝对的统治者而相约服
           从之。国家之起源如此,故其威权,应须绝大;不然则国家解体而人

           复返于“天然状态”之中矣。墨子之政治哲学,正与霍布士所说极
           相似。




           a  霍布斯(1588-1679),英国政治家、哲学家。


           12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