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20
P. 55

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

               重的:“雅俗共赏”,正是那音乐的作用。后来雅士们也曾分别将那些
               文辞雅化,但是因为音乐性太重,使他们不能完成那种雅化,所以词

               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着音乐,雅化更难,地位也
               就更低,还低于词一等。可是词曲到了雅化的时期,那“共赏”的人

               却就雅多而俗少了。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
               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等。皮簧戏也是音

               乐为主,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戏词,所以雅化难以下
               手,虽然一二十年来这雅化也已经试着在开始。平话和章回小说,传

               统里本来没有,雅化没有合适的榜样,进行就不易。
                  《三国演义》虽然用了文言,却是俗化的文言,接近口语的文

               言,后来的《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就都用白话了。不能完全
               雅化的作品在雅化的传统里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经的地位。雅

               化程度的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雅俗
               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

               越多。所谓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在
               传统里没有地位或只有低地位的作品,只算是玩意儿;然而这些才接

               近民众,接近民众却还能教“雅俗共赏”,雅和俗究竟有共通的地方,
               不是不相理会的两橛了。

                   单就玩意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
               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

               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




                                                            文学以及审美    3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