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2020
P. 60
和一般文学分开,不免落了“雅俗”的老套子。于是有人指出,通俗
文学的目标该是一元的;扬弃知识阶级的绅士身份,提高大众的鉴赏
水准,这样打成一片,平民化,大众化。
但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民间文学虽然有天真、朴素、健康等长
处,却也免不了丑角气氛,套语滥调,琐屑啰唆等毛病。这是封建社
会麻痹了民众才如此的。利用旧形式而要免去这些毛病,的确很难。
除非民众的生活大大地改变,他们自己先在旧瓶里装上新酒,那么用
起旧形式来意义才会不同。这自然还是从知识分子方面看,因为从民
众里培养出作家,现在还只是理想。不过就是民众生活改变了,知识
分子还得和他们共同生活一个时期,多少打成一片,用起旧形式来,
才能有血有肉。所以真难。
再说普通所谓旧形式,大概指的是韵文,散文似乎只是说书:这
就是说散文是比较的不发达的。原来民众欣赏文艺,一向以音乐性为
主,所以对韵文的要求大。他们要故事,但是情节得简单,得有头有
尾。描写不要精细曲折,可是得详尽,得全貌。这两种要求并不冲
突,因为情节尽管简单,每一个情节或人物还不妨详尽的描写。至于
整个故事组织不匀称,他们倒不在乎的。韵文故事如此,散文的更得
如此,这就难。
然而有些地方的民众究竟大变了,他们自己先在旧瓶里装上新
酒,例如赵树理先生《李有才板话》里的那些段“快板”的语句。这
些快板也许多少经过赵先生的润色,但是相信他根据的,原来就已经
是旧瓶里的新酒。有了那种生活,才有那种农民,才有那种快板,才
有快板里那种新的语言。赵先生和那些农民共同生活了很久,也才能
40 西南联大写作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