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1974
P. 19

们的情绪是否真的属于自己。

                   即便有时被视为“基本”或“普遍”的情绪(如恐惧或厌恶)
               来记述,也会因时差、异地而有所不同,让人不禁纳闷每个人体验
               情绪的方式——辨别其中微妙的感觉——是否也可能发生改变。认
               为某些情绪比其他情绪更为“普遍”,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想法。在

               中国儒家经典《礼记》中,记录了 7 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感觉,包
               括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16 世纪哲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则认为人类有 6 种“原始激情”,包括惊奇、爱、憎恨、
               欲望、喜悦和悲伤。现代某些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 6 ~ 8 种
              “基本情绪”,所有人都是以相同的方式来表达                    [1]  的,包括厌恶、恐

               惧、诧异、愤怒、快乐和悲伤——但不包括“爱”,因为它可以预
               期:爱的表达,必定与不同的文化仪式纠缠在一起。这些“基本情

               绪”被认为是历经演化、用以应付困境的普遍反应,例如感到厌恶
               时,做出口吐舌头的怪表情能迫使毒物从嘴中吐出;而当我们被激
               怒时,身体突然涌现的能量可以帮助我们击退敌人。

                   但是,世界各地的人是否都以相同方式来表现这些情绪?想象
               一下纽约证券交易所某个掌心冒汗、心脏狂跳、头皮发麻的商人;
               然后再想象 13 世纪某个跪在冰冷教堂里祈祷的基督徒,或另一个






               [1]  情感学家从不同领域研究人的情绪,并对于人的“基本情绪”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近来提倡普遍∕基本情绪概念的最知名的人物是心理学家艾克曼(Paul Ekman)。
                  有人对他的主张提出质疑,认为他断定面部表情为一种普遍现象,实际反映出西
                  方的偏见。对普遍情绪理论的存疑,并不表示我们不会以极为相似的方式表达或
                  感受某些情绪,或者无法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情绪。毕竟,想象过去文化中的人
                  类情绪,是情绪史学家觉得最有趣的部分。不过说到非常相似,也并不等于每个
                  方面都相同。



               情绪 之书                                                  09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